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5月,坐落于风景宜人的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为浙江大学直属跨学科、综合型研究机构。2015年9月,国家海洋局与浙江大学签署共同建设“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合作协议;2020年6月,启动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成建制共建。研究院按照“需求牵引、科学引领、技术创新”的发展原则,紧密围绕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发展的前沿,以发展“海洋工程技术”为主导,围绕海洋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海洋权益与安全的维护与保障等重大问题,着力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研究院通过重点实施海洋工程技术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研究团队建设,致力于科研机制体制创新,采用首席研究员负责的团队考核制,现已组建极地技术、智慧海洋、海洋观测-成像技术、海洋能发电装备及其技术、海洋设施养殖与智能装备、海洋工程材料、深海环境过程,以及海洋蓝碳技术等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团队。
聚焦国家中长期极地科学研究优先领域,布局国际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探索。开展与全球变化等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相一致的极地科学考察与研究,监测极地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关键过程,量化极地在全球变化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南北极地区环境长期系统观测、资源与航道利用等需求,开展面向极地多学科系统观测、资源与航道开发利用等技术与装备研发。
以观察海洋为目的,在信息、物理、数学指导下建立我国水下遥测与可视化体系,发展固定-移动节点分布式组网观测、海洋数据智能信息处理、数据实时传输与观测反馈控制等关键技术,逐步实现分布式海洋温度场及流场可视化、海底地貌和地层构造可视化、鱼群与鲸豚等海洋生物可视化及识别跟踪、水下人工目标估计跟踪与可视化、台风与海底地震活动监测与可视化,同时开发浮潜标、海床基、自主式潜水器平台及通-观-控载荷工程系统,形成一批在海洋高技术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声呐、潜水器、工程部件、可视化系统等商业产品。
团队骨干:赵航芳 李建龙 陈惠芳 贺治国 冷建兴 刘硕 王德麟 张婷 林建民等
针对海流能、波浪能、海上风能利用技术,开展系列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核心装备、海上发电站及实海况试验(基地)系统研究,产生一批有价值的科研创新成果,培养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国家“双碳”战略以及成果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在我国岛屿岛礁、海洋科学仪器、海域国防民用设施的“海能海用”形成特色方案,并在漂浮式风流发电平台基础、海能海水绿氢制备、多能互补能源示范岛等前沿领域形成创新成果。
依托遥感、地理信息、大数据和AI、海洋科学等多学科力量,围绕海洋时空大数据技术、海洋现象时空过程分析与挖掘方法、智慧海洋领域应用等方向开展研究,旨在打造一支具有鲜明学科交叉特色的国际一流智慧海洋创新型队伍,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等前沿科学问题以及海上强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浙大方案。
面向海洋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及国家重点项目对高性能工程材料的巨大需求,针对多台风、多泥沙、高有机质东海耦合腐蚀环境,利用浙江大学材料腐蚀野外观测研究站进行实海服役试验,结合室内加速模拟实验构建海洋工程材料寿命模型,研究海洋工程及装备耐久性提升新材料,开发海洋新材料应用关键技术,形成面向全中国海的海洋工程材料创新团队。
针对海洋设施养殖与智能装备中存在的理论与技术瓶颈,开展海洋设施养殖智控工程、渔业资源清洁生产加工模式、蓝色碳汇、赤潮防治等系列研究,打通“研-学-产”通道,形成并发展适用于我国海洋牧场及其周边海域环境的智慧设施养殖、绿色加工与生态保护方案,产出系列应用于海洋设施养殖、渔业资源加工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高质量应用性成果,建成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综合性研究团队。
深海动力过程主要研究深海环境过程,包括水动力、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重点聚焦高频小尺度海洋动力过程对海洋内部人类活动的中短期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扰动导致海洋内部环境变异过程等方面的基础和技术探讨研究,开拓深海研究的新方向,为深海资源开发和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支持。
面向国家“碳中和”目标,聚焦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和大型海藻等蓝碳ECO,加强和深化蓝碳基础理论研究,研发蓝碳ECO时空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蓝碳ECO恢复与固碳增汇关键技术,开发蓝碳碳汇核算方法学,建立蓝碳生态系统综合管理评估体系,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性的高水平蓝碳技术探讨研究团队。
研究院科学技术创新与攻关能力持续增强,科研规模稳步扩张,成果转化加速推进,科技成果不断产出,总体呈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趋势。研究院科研团队累计科研到款3.1亿元,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批准立项项目375项,授权发明专利145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24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0余项,小组成员担任国际学术会议重要职务、国际期刊编委等职务40余人次;担任社会组织、学术组织兼职70余人次。
研究院现有求是讲座教授1人、全职研究为主岗教师7人、全职兼任教师2人、其他校外兼任教师15人,校内兼聘人员11人,退休返聘高级专家4人,博士后2人,舟山编制技术支撑人员16人,全职行政人员1人,是一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人才队伍,是海洋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有生力量。
研究院协同浙江大学涉海学科建设“海洋领域交叉人才教育培训平台”,聚焦海洋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培养实践海洋强国战略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2024年在读博士研究生83人。
2019级博士研究生郦家骥所在团队参与国际合作,发表Nature期刊封面文章。
2019级博士研究生冯香恒参赛作品“浮式风电平台姿态—载荷检测新方法与系统”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022级博士研究生周佳龙参赛作品“基于机器视觉的高通量鱼苗计数器”获首届全国高校智慧渔业设计大赛特等奖。
2020级博士研究生张雨凡获2023年度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参赛作品“基于光学交互技术的小型水下机器人”获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申昊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
2022级博士研究生杨霄参赛作品“基于虚拟显示技术的带电作业机器人”获浙江大学第十五届“蒲公英”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2022级博士研究生沙子童、李海涛获2023年度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
2019级博士研究生孟文简获2023年度浙江大学优秀研究生称号,获2022-2023学年浙江大学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面向海洋经济发展及国家重点项目对高性能工程材料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
1.海洋工程材料(海洋工程结构材料、海洋工程防腐防污涂层、深海传感材料、极地工程材料等);
招生方向:招收海洋技术与工程、电子信息、机械、控制工程等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
招生方向:招收海洋技术与工程、机械、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等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
招生方向:招收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应用海洋科学等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聚焦国家中长期极地科学研究优先领域,开展与全球变化等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相一致的极地科学考察与研究,包括但不限于:
研究方向:聚焦海洋设施养殖智控工程、渔业资源清洁生产加工模式、蓝色碳汇、赤潮防治等,包括但不限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3.3万股民懵了!大牛股暴涨105%后,知名巨头宣布:清仓,6700多万股全卖光!套现4.4亿元,亏了4600万元……
山东2025年高考数学、英语采用新试卷结构?【附结构、题型变动详细讲解】
上海险胜深圳6连胜:周鹏25+8三分总分超巴特尔 洛夫顿22+18+10
搭载鲲鹏超能混动C-DM 奇瑞风云T11PT车下线PLUS Ultra官图发布 预计12月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