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具有“节能、减排、低碳、健康、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绿色建材发展势头良好,绿色建材产品实现营业收入持续保持10%以上的上涨的速度,且被纳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体系的建材产品已有72类。绿色建材认证企业超过5300家,认证产品突破1.2万个,同比分别增长26.2%和25.7%。
“建材行业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渐完备,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建筑和建材行业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晖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建筑材料行业大会上表示。
我国建材工业体系构建经历了从1.0阶段到以工业化规模化及计算机大范围的应用为特征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的2.0阶段,再到从数量到质量、以质量效益提升为目标的3.0阶段。
“现在,我国建材行业正在进入致力于既强更优的4.0阶段,就是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聚焦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产业体系的现代化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全面渗透,实现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阎晓峰表示。
为引导更多企业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绿色优质的建材产品,近期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开展2024建材行业以旧换新行动,八大类43家各领域重点企业推出多品类建材产品,涵盖轻质建材、涂料、陶瓷卫浴等,助力建材行业绿色转型。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重点监测的31种建材产品中,今年1-9月有20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但仍有11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技术玻璃等新兴起的产业以及轻质建材、卫生陶瓷等消费型产品,表现靓丽。
“具有终端产品属性的新兴起的产业或新的消费市场需求已成为建材行业新的发展动力,进而带动技术玻璃、复合材料等产业的发展。”阎晓峰说,建材行业增长驱动力正在调整,工业消费、居民终端消费等新兴市场对建材行业拉动作用不断的提高,占比已达25%。以装饰装修领域为代表的居民终端消费,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长,2021-2023年同比增长11.0%、3.9%和6.4%,今年前9个月增长6.8%。
与此同时,阎晓峰坦言,依靠新兴市场驱动的建材产业规模较小,还不能有效弥补因传统市场需求下降所形成的下行压力。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分析认为,2022年以来建材行业持续下行,主要是由房地产深度调整所致,并非内在的系统性、结构性、质量性下滑。从国家层面看,建材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未削弱且在慢慢地加强,仍将长期服务于150多个行业,带动110多个行业。从行业层面看,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水平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从市场层面看,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修复慢慢地增加,住建部提出的“好房子”理念将为房地产行业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高质量发展司副司长霍福鹏表示,建材行业发展需从量的拓展向质的优化转变。一是要加快提质升级,全方面提升行业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二是不断的提高绿色低碳水平,集中行业力量做好关键绿色低碳共性技术攻关,加大对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三是着力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在先进玻璃、先进陶瓷、人工晶体等新材料方面取得新成果、新突破。
工业与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柏杰表示,建材行业科学技术创新应着重做好3点:一是绿色化。要坚持前沿技术引领,持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前沿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技术。二是智能化。要强化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建筑材料技术深层次地融合,提升生产制作的完整过程智能化水平。三是高端化。要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高端建筑材料研发,在特种结构功能复合材料、苛刻环境服役材料等方向加强研发,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高价值应用,满足市场高端化、多元化需求。
本报讯 (记者 李洋) 近日,首批建筑材料碳标签,在2024年建筑材料行业大会上发布。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申请的六大类34种建材产品,获得首批建筑材料产品碳标签证书。
建材行业碳标签与环境标签,是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牵头发起,行业内外共同建设的专业、权威的建材产品可持续信息量化披露项目。该项目聚焦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以标准体系与行业数据库建设为核心,统筹全行业技术、数据及机构资源,按照“一类产品、一个规则、一组模型、一套背景数据库”的原则,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确保核算结果可信、可比、可用,以推动建筑材料产品生命周期环境信息跨行业、跨区域流通,帮企业提升绿色发展核心竞争力,打造行业名片和企业、产品全球“绿色”通行证。目前,一期建筑材料碳标签已真正开始启动运行,为广大建材公司可以提供科学、客观、便利的碳足迹验证服务。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将与全行业携手,持续丰富服务体系,加快推出建筑材料环境标签(EPD)、减碳标签、中和标签,并推动国际互认、实现产业上下游衔接,不断激发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动能。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觉得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